食疗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走进茶的世界之药食同源 [复制链接]

1#
白癜风诊疗体系 http://pf.39.net/bdfyy/bdflx/141002/4487539.html

药食同源

药食同源,茶叶作为药用的同时也就开始了食用。《柴与茶博录》中记载:“茶可食,去苦味二三次,淘净,油盐姜醋调食”。《膳夫经手录》中也说:“近晋宋以降,吴人采其叶煮,是为茗粥。至开元、天宝之间,稍稍有茶,至德、大历遂多,建中已后盛矣。”《救荒本草》更把茶叶作为一种食物充饥了,书中记载:“救饥,将茶叶嫩叶或冬生叶可煮粥食。”

吃茶养生长寿

《茶经》七之事中记载了《释道该说续名僧传》中说:“宋·释法瑶,姓杨氏,河东人,永嘉中过江遇沈台真,请真君武康小山寺,年垂悬车,饭所饮茶。永明中,敕吴兴,礼致上京,年七十九。”这是说在武康的小山寺里有一个姓杨的老和尚叫法瑶,年老只吃茶为食,齐武帝听到感到奇怪,就叫他进京亲见,一见后确是七十九的老和尚,靠吃茶养生长寿。

古人是这样吃茶的

古人喝茶与现在大为不同。自秦汉至魏晋南北朝,茶的饮用采取混煮羹饮的方法。东晋郭璞《尔雅注疏》中说:“树小如栀子,冬生,叶可煮作羹饮。”羹饮,即煮茶作羹,饮茶如喝汤吃菜,连汁带叶一起下肚。唐代陆羽的《茶经》上说,古人的吃茶法是“伐而掇之”,即将茶树枝砍下再摘取嫩叶,然后把未经任何加工的生叶煎服或放到火上烤食。这种吃茶之法虽粗蛮一些,但那馥郁的香味以及迅速消除疲劳的功效,使其在当时得以广泛推行。魏晋时期,社会上出现了一种“市人竞买”的茗粥。《广陵耆老传》中记载,东晋有一老妪,“提一器茗,往市鬻之,市人竞买”。可见老妪所卖之茗粥,在当时是热门货。唐代《膳夫经手录》:“茶,古不闻食之,近晋宋以降,吴人采其叶煮,是为茗粥。”唐代诗人储光羲盛夏作客,被主人留下吃茗粥,赋诗《吃茗粥作》。“淹留膳茗粥,共我饭蕨薇”,可见当时人们吃茗粥的习俗。

茗粥的作法是先将茶炙成焦状,捣成粉末,然后和小米一起煮熬。对于茗粥的功能,唐人孟诜在《食疗本草》中说:“茗叶利大肠,去热解痰,煮取汁,用煮粥良。”书载东晋僧人单道开坐禅修行,多日昼夜不卧,仅靠吞服几粒叫做“茶苏”的丸药。其实,“茶苏”中就含有茶叶成分。唐代,茗粥之方传到日本。日本至今保留绿茶煮粥烧饭的唐宋之风。

当代茶膳

现代营养学认为茶叶的大部分营养用冲泡的方法是释放不了的,提倡以茶入食,健康养生,谓之茶膳。

茶膳中最为经典的便是茶叶蛋。清代袁枚的《随园食单》有一节专写茶叶蛋:“凡蛋一煮而老,一千煮而反嫩。加茶叶煮者,以两炷香为度,蛋一百,用盐一两;五十,用盐五钱。加酱煨亦可。”

茶底妙食

容心轩纯净茶不使用农药、化肥、除草剂,采用植物堆肥,制茶师皆为修行人士保证了茶叶的纯净,茶底也可放心食用。

白金茶、彩金茶、赤金茶皆采用早期嫩叶制作,茶底可用来做茗粥,炒鸡蛋。

叶片比较大的茶,如老树白茶、野生红茶等于炖肉时候加入可使得食物的酸碱平衡。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